• 17-7-29 上午11:36
  • 公服 马边

    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为深切割的中高山地,地势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倾斜,中部山岭海拔3500~4000米,一般谷地800~1400米,相对高差约3000米左右,山峦重叠,沟谷相间,地形陡峻,由于本地区处迎风坡向,阻挡了东南季风的运行,强大的东南季风与北方的冷空气在此交汇,形成地形雨、热雷雨、气旋雨,使雨日达240天左右,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或更多,为盆地西缘的“华西雨屏”的地区之一。又因本地区地势、地形复杂多样,产生了不同的气候垂直带:①海拔1500米以下低山,年均温14~15℃;②海拔1500~2500米中山下部,年均温8~14℃;③海拔2500~3000米中山上部,年均温5~8℃;④海拔3100~3800米中高山,年均温0~5℃。保护区内有4条大的溪沟,是岷江流域马边河发源地,属长江水系,每年可提供水资源11.65亿立方米,对下游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乐山市167公里,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西邻美姑,南接雷波,呈一狭长地带,东西宽15.3公里,南北长37.0公里,总面积3016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7195.2公顷,占90.2%;森林覆盖率82%。区内有四条马边河的主要源头溪流;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4042米,相对高差3000米左右,地势陡峻,山高路险,平均坡度36°。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国发(1978)256号文批准成立,以保护大熊猫(Ailuopoda melanolcuca)、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4年7月,林业部以林函护字(1994)174号文确认该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理坐标:东经103°13ˊ~103°26ˊ,北纬28°26ˊ~28°45ˊ,东西宽约13km,南北长约38km,总面积30164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