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5 下午4:24
  • 公服 蒋谦

云中玄机何人识

【内容提要】天空中铺陈开来的各种形态的云朵总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直立的熊,有的像羊群。面对漫天层云,普通人似乎难以看出此中玄机。但对于 “观云识天”的气象工作者来说,各种云层、云状,结合云底高度都能帮助他们判断即将出现何种天气现象。
  天空中铺陈开来的各种形态的云朵总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直立的熊,有的像羊群……面对漫天层云,普通人似乎难以看出此中玄机。但对于 “观云识天”的气象工作者来说,各种云层、云状,结合云底高度都能帮助他们判断即将出现何种天气现象。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地面与高空观测室科长施丽娟告诉记者:“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按照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气象工作者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所谓的三族,即低云、中云和高云。一般而言,低云距地面600米至2000米,中云距地面2000米至4500米,高云距地面4500米至1万米。大多数的云都出现在对流层中。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一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不同形状、云底高度的云,指示的天气不同,比如说层云(面积较大)指示的是较为稳定的大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现象。出现这种云时,降雨一般会呈现出连绵不绝的特点;而积云(面积较小,较为深厚)出现代表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降水,包括短时强降雨,甚至闪电或者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如若积云的高度大于其宽度时则属于浓积云,浓积云的发展更加旺盛,如若进一步壮大就可能成为积雨云,其下一般会有冰的结晶出现,它预示着降水将立刻出现。”施丽娟说。
云主要是由水汽凝结液化而成的。水汽进入大气后,由于各种原因会被慢慢地抬升,随着高度增加,上升的水汽逐渐变冷。由于饱和水汽随着气温下降而降低,原来不饱和的状态逐步趋向饱和。如果水汽继续被抬升到凝结高度后,这些水汽就会凝结成非常细小的小水滴,到了0℃等温线高度以上时,还会变成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成团地悬在空中,变成了云。云团发展,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以雨雪的形态落到地面上、湖海里,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由于云与天气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部门一直对云进行观测,而云的观测主要是依靠人工目测。观测员会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观测云量、云高,并且需关注云的连续演变。观测时,如果阳光较强,观测员要戴黑色(暗色)眼镜进行观测,避免太阳辐射带来的视程障碍。观测员目测云高根据云块大小、亮度、颜色、移动速度等情况,结合本地常见的云高范围进行估测。预报员可根据天气系统上下游区域的云状、云量和云高来判定天气系统类型和移动趋势。
  据悉,在2014年之前,我国对云高、云量、云状的观测都属于人工目测项目,但是,由于人工观测存在着主观性强、不能定量、观测不连续等缺点,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取消了云状观测和13种天气现象观测。部分台站实现云高、能见度、降水类和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自动观测。 “取消部分天气现象观测的主要原因是在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部分观测项目可以通过雷达、卫星等其他新型观测手段代替。”施丽娟说,从气象观测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观测项目会逐渐减少,而在未来,云高、云量等自动观测设备可提供实时(逐分钟)、连续、定量化、客观化的观测数据,可进行云观测数据进入预报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