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0-31 下午3:42
  • 公服 安居

酸雨和酸雨区等级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我国出现大范围酸雨, 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 —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酸雨可以危害地表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加速材料腐蚀等, 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广泛、 持续的影响。有鉴于此, 气象行业标准 《酸雨和酸雨区等级》 规定了酸雨、 酸雨频率、 酸雨区等级及划分原则, 以进一步规范酸雨观测资料的表达方式, 提高相关服务产品的制作质量, 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大气环境监测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汤洁介绍, 中国气象局从 1992 年开

始将酸雨观测纳入气象台站的基本观测业务。目前, 全国开展酸雨观测的气象台站已达376个, 覆盖我国大陆地区及部分海岛地区。此外,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还向政府和公众发布各种形式的观测年报、季报和月报等产品, 以满足社会对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需求。

  经过长期的观测、 研究, 酸雨的形成机制及全球范围内酸雨发生的整体状况已经基本明了。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和对酸雨资料解释应用的差异,酸雨污染程度存在多种习惯性的划分方式和称谓。 《酸雨和酸雨区等级》 从规范气象行业酸雨观测及服务业务的角度出发, 参考了国内外常见的酸雨污染程度习惯性划分方式和称谓, 结合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 业务产品制作和技术开发经验, 提出了酸雨、 酸雨频率和酸雨区等级的划分指标体系。

  该标准规定, 酸雨是降水酸碱度 (pH 值) 小于5.6 的大气降水, 酸雨区是平均降水 pH 值小于 5.6的地区。按照日降水 pH 值, 将酸雨划分为较弱酸雨、 弱酸雨、 强酸雨和特强酸雨; 按照单站某一时段(月、 季、 年) 内酸雨频率, 将酸雨频率划分为酸雨偶发、 酸雨少发、 酸雨多发、 酸雨频发和酸雨高发; 由区域内全部单站 (月、 季、 年) 平均降水 pH 值, 用插值方法计算得到 (月、 季、 年) 平均降水 pH 值的空间分布, 将酸雨区划分为较轻酸雨区、 轻酸雨区、 重酸雨区、 特重酸雨区。

  酸雨等级、 酸雨区等级都是反映酸雨污染严重程度的指标, 其划分依据均为降水 pH 值, 但是酸雨等级和酸雨区等级是有差别的。一方面, 酸雨等级更侧重于对降水受酸雨污染程度的描述, 酸雨区则侧重于对区域内酸雨污染程度的描述; 另一方面,酸雨对环境、 生态的危害和影响具有累积效应, 不能以一次降水过程或较短时间内的降水性质来界

  定酸雨区。与其他天气过程 (影响) 区不同的是, 酸雨区等级是一种气候态的评估。因此, 《酸雨和酸雨区等级》 依据日降水 pH 值作为酸雨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的基础, 而以月、 季、 年的平均降水 pH 值作为酸雨区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的基础。

  汤洁认为, 酸雨污染的危害巨大, 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系统安全、 人体健康等密切相关。《酸雨和酸雨区等级》 的应用, 对于气象科研与业务、 大气环境与生态保护、 环境保护政策制定、 环境外交、 公众健康水平提高等具有积极作用。